中南財經(jīng)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(jīng)濟學、法學、管理學為主干,兼有哲學、文學、史學、理學、工學、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,是國家“211工程”高校和“985工程優(yōu)勢學科創(chuàng)新平臺”項目重點建設高校,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(簡稱“雙一流”)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。學校現(xiàn)有兩個校區(qū),南湖校區(qū)位于風景秀麗的南湖水畔,首義校區(qū)位于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。時光的流轉中,中南財經(jīng)政法大學將于2018年迎來她的70周年華誕。極地視覺設計形象升級

70周年校慶標識由該校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2010級畢業(yè)生,深圳蘭松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創(chuàng)始人吳勁松及其團隊設計制作。吳勁松帶領團隊精雕細琢、反復打磨了6個多月的時間,設計出一整套校慶VI創(chuàng)意并參與學校的校慶標識投稿征集。經(jīng)過網(wǎng)絡投票、征集意見、修訂審核等工作的層層篩選后,70周年校慶標識最終確定。
標識釋義:

中南財經(jīng)政法大學70周年校慶標識以“蘭花”、“70”、“人文”和“奔跑的人”等元素拓展而成,蘊含以下寓意:
一、標識整體設計取形于花中君子“蘭花”,寓意中南大人追求質樸文靜、淡雅高潔的品質和飲水思源的母校情誼。學校創(chuàng)始人之一陳毅元帥有詩作:“幽蘭在山谷,本自無人識。只為馨香重,求者遍山隅。”
二、標識形似數(shù)字“70”,寓意學校辦學70載,弦歌不輟,薪火相傳,與時俱進,繼往開來。
三、標識形似“人文”,彰顯學校學科特點和辦學特色,寓意學校弘揚人文精神“博文明理,厚德濟世!
四、標識形似“奔跑的人”,寓意學校砥礪德行,守望正義,崇尚創(chuàng)新,止于至善的辦學精神。中南大人以建校70周年為新的起點,眾志成城,共謀發(fā)展。在建設一流人文社科類研究型大學的征程中不懈奮進。
五、標識背景色為紅,主題色為金,象征學校紅色基因代代相傳,寓意學校誕生在解放戰(zhàn)火中,與新中國建設攜行,在改革開放中發(fā)展。
標識組合:

輔助標識應用:




參與投票作品之一

設計說明:選取了標志性建筑物“文波鐘樓”作為主體形象,鐘樓復古的造型肅穆莊嚴,簡化的輪廓則更具活力。指針指向七和十,既指代了建校70周年,也代表了朝陽出生,一天伊始;落日方降,新舊交替。70周年行來不易,是砥礪懇切的最好體現(xiàn),也是橫跨數(shù)十年的莘莘學子的共同努力。
中南財經(jīng)政法大學校徽釋義
學校校訓:博文明理 厚德濟世
辦學精神:砥礪德行 守望正義 崇尚創(chuàng)新 止于至善
學校;眨

;罩虚g圖案實體部分為“人”字,虛體部分為“文”字,表示學校人文社科類大學的性質。人形還表示學校“以人為本”的辦學理念,張開雙臂以示開放辦學,邁開雙腿以示穩(wěn)步發(fā)展。
中間圖案為一奮發(fā)向上的箭頭,沖破內圈,表示“沖出中國,走向世界’,代表學校建設國內一流、國際知名人文社科類大學的奮斗目標。
“1948”和“中國武漢”表示學校建校的時間和學校所在地點。
上半圈為鄧小平題寫的學校校名。下半圈為校名英文,代表學校面向世界、建設國際知名人文社科類大學的奮斗目標。
資訊源于中南財經(jīng)政法大學官方微信及學校官網(wǎng)
極地視覺是國內知名的蘇州品牌設計和vi設計公司,力助企業(yè)在市場中脫穎而出,以全球化的服務理念為您的品牌助力,為您提供蘇州品牌策劃,logo設計,蘇州vi設計,品牌全案,品牌設計,包裝設計,平面設計,畫冊設計,廣告設計,店面設計的360度整合方法.
|